首页 > 酒店新闻 > 酒店行业动态

K8凯发旗舰厅|四大举措护航破解群众看病难看病贵

发布时间:2025-10-15 18:09:32    次浏览

家报记者专访达州市卫生计生委主任朱丰年4月的达州春意盎然,阳光普照大地。达州市位于四川省东部,是人口大市、农业大市、资源富市、工业重镇和交通枢纽,也是著名的革命老区,素有“中国气都” “巴人故里”之称。在2015年深化医疗体制改革进入关键之年的特殊时期,如何抓住有利时机,为全市城乡居民的身心健康保驾护航,达州市卫生计生委主任朱丰年给出了答案。记者:据了解,达州市已经制定好 “时间表”和 “路线图”,贯彻落实全省卫生计生工作会议精神?朱丰年:是的,全年中心工作必须抓紧抓早抓落实。2月26日全省卫生计生工作会议之后,3月10日上午,达州市委、市政府召开全市教科文卫工作会议,达州市委常委、宣传部长邓瑜华,副市长吴应刚出席会议并作讲话。3月10日下午,达州市卫生计生委接着召开县(市、区)卫生计生局局长会议,传达落实全省卫生计生工作会议精神,细化部署2015年全市卫生计生工作任务。下一步,我们还将按照全省2015年卫生计生工作要点和下达给市(州)的目标绩效任务,结合达州实际,设计“路线图”,明确“时间表”,落实责任人,确保全省卫生计生工作会议部署的各项任务落到实处。记者:在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解决老百姓 “看病难看病贵”等方面,达州市采取了哪些措施?朱丰年:我们采取了一些具体措施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效果非常明显,老百姓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实惠。——全民基本医保扩面提标 全市新农合参合率达到99.78%,人均筹资标准达到390元/人,参合农民住院费用政策范围内补偿比、实际补偿比分别达到73.67%、62.89%。达州市政府印发《达州市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实施办法》,从2015年1月起,全面实施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工作,群众大病费用负担大大减轻。——基本药物制度巩固完善 全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部配备、使用基本药物并实行零差率销售,二、三级医院使用基本药物占药品总金额比例分别达到48.12%和29.5%。——县级公立医院改革稳步推进2013年10月以来,全市16家县级公立医院全面实施“取消药品加成”政策,累计减少药品加成收入8400余万元,全部让利患者和群众。2014年,县级公立医院出院病人人均药费1828元,同比减少131元;出院病人人均药费占医药费比例33.28%,同比下降2.7%,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群众看病贵问题。——分级诊疗制度全域实施 目前,各医疗机构累计下转患者11358人次,累计上转患者17635人次,县域内就诊率达到90%,基本实现常见疾病在县域内得到诊治。 值得一提的是,达州市的医疗技术能力明显提升。全市医疗机构已建成省级重点专科5个,正立项建设省级重点专科8个。我们建立医疗质控中心23个。在推行医疗责任保险方面,达州全市公立医疗机构参保率达到84.7%,增强了防范医疗风险能力。现在我们全市有急救车辆450台,市120指挥中心累计调度急救车辆2.2万台次,目前正在筹备为全市所有急救车辆配备GPS定位系统。记者:达州市单独两孩政策实施情况怎样?朱丰年:截至2014年底,达州全市共审批办理单独两孩生育证4569例。我们历来推行抓好计生优质服务,基本国策全面落实到位。达州市的低生育水平持续稳定,从2005年至2015年的10年间,总扶养比均低于40%,是人口负担比例最低时段,劳动年龄比重持续上升,均在70%左右,在一个时期内形成了充裕的劳动年龄人口和较低的人口扶养比,长期的人口红利促进了我市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2014年,随着国家调整完善生育政策,我市全面抓好单独两孩政策实施,截至2014年底,全市共审批办理单独两孩生育证4569例。我们坚持计划生育与扶贫开发结合,奖扶政策助计生家庭发展。在农村全面开展计划生育“三结合”工作,“十二五”以来,全市有4.6万计划生育家庭得到相关部门和基层政府的帮扶。从2004年起,实施农村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政策;从2008年起,对计划生育特殊困难家庭实施特别扶助。截至2014年底,全市共有43.6万人次享受了两项制度的奖励和扶助。记者:今年全市卫生计生工作的主要着力点有哪些?朱丰年:前不久,我们确定了2015年全市卫生计生工作的总体思路: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坚持问题导向、民生导向,坚持深化改革、依法治理,推进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向纵深发展,推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和重大疾病防控,推进单独两孩政策稳妥扎实有序实施,着力提高群众健康水平,努力促进人口均衡发展,加快建设人民满意的卫生计生事业。重点抓好五个方面的工作:深入推进医改,依法加强行业治理,推进计生工作转型发展,加快健康服务业发展,强化事业发展的支撑保障。在强化事业发展的支撑保障方面,我们的工作重点包括:落实投入政策;推进项目建设;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加强科技创新和信息化建设;加强行风综合治理;加强行业宣传交流等,为卫生计生事业的改革发展提供坚强有力的保障支撑。适应新常态落实新要求开创新局面贯彻落实全省卫生计生工作会议精神系列报道·达州篇记者印象接地气的健康守护者初次见面,达州市卫生计生委主任朱丰年儒雅的气质,严谨的逻辑思维,以及对工作如数家珍般的热情,都给记者留下了深刻印象。作为四川省卫生计生决策咨询委员会的委员,朱丰年可谓医疗卫生政策研究方面的专家。除了在工作岗位上克己奉公、兢兢业业外,朱丰年还是一位颇为接地气的卫生计生人,他常说的一句话是让自己成为老百姓的健康守护者。在担任原市卫生局长的8年多时间里,他下基层的天数几乎占工作时间的1/3,走访调研了达州市全部312个基层卫生机构。近些年,达州市的卫生计生工作成效显著,进步明显。改革还在继续进行,还需要更多像朱丰年这样的卫生计生人,敢于担当,开拓奋进,共同守护老百姓的健康和幸福。健康达州·成绩★公共卫生 目前,达州全市人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补助标准提高到35元,11类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全面开展。疾病防控工作也开展得扎实有力。艾滋病防治2014年市、县两级财政投入资金900余万元,其中市级财政投入400万元;全市无甲类传染病及非典、人禽流感、埃博拉出血热病例报告,法定传染病报告发病率保持在全省低位水平;宣汉县建成国家级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妇幼保健 孕产妇死亡率、婴儿死亡率、剖宫产率分别为17.32/10万、5.20‰、34.64%,保持在全省低位水平。免费婚前医学检查率达到88.25%。★爱国卫生 2014年万源、渠县新建成省级卫生县城,全市7个县(市、区)全部建成省级卫生县城,达州市顺利通过了省级卫生城市复查。★中医药事业 实施基层中医药能力提升工程,达川区、大竹县迎接了全国基层中医工作先进县(区)复查,通川区、开江县创建全国基层中医工作先进县(区),迎接了国家专家的评估验收。实施中医名院、名科、名医战略,全市有国家级在建重点中医专科1个、省级重点中医专科3个、市级重点中医专科20个;有省级名中医10人、市级名中医12人。★民营医院 达州主城区已建成1家大型民营医院达州陆军医院,总投资5.4亿元,800张床位,按三级医院标准建设。另外,正引进建设1家大型医院达州同根医院,拟在达州市西外马踏洞片区规划用地280亩(其中医疗用地230亩),按国家三级甲等医院标准,分三期建设。2014年全市还引进社会资金建设二级民营医院4家,分别为通川区红十字医院新院、渠县杰恩外科医院、开江县康复医院和精神病医院,4家医院总投资约3.8亿元。目前4个项目正在积极推进中。健康达州·目标深入推进医改2015年,达州市将大力推进分级诊疗制度,确保90%的患者首诊在基层,市级两所大型医院门诊住院病人基层转诊占比达到20%以上,下转住院患者占比不低于3%。推进县级公立医院改革,大竹县、宣汉县、达川区、万源市作为国家级试点县,渠县、通川区、开江县作为省级试点县,全力推进综合改革工作。推进城市公立医院改革试点,达州市要选择一家市级公立医院开展以调整医疗服务价格和取消药品加成为主的综合改革。推进全民医保体系建设。新农合人均政策补助标准提高到380元,人均筹资达到470元,缩小政策范围内报销比与实际报销比的差距。依法加强行业治理重点是加强行政管理;加强医疗管理;加强公共卫生管理;加强基层管理;加强公众健康管理。2015年,达州市要继续保持法定传染病发病率低于全省平均值态势;到2015年底,艾滋病新发感染数比2010年减少25%、病死率下降30%;孕产妇死亡率和婴儿死亡率进一步降低。实施 “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聚焦 “三长一短”(挂号候诊时间长、取药检查时间长、缴费报账时间长、诊疗时间短), “三少三久” (健康宣传少、人文关怀少、延伸服务少、等候入院久、等候手术久、等候检查久), “两大两多”(大处方、大检查、昂贵药品耗材使用多、自费药品耗材多)等问题,全面落实预约诊疗、日间手术、优质护理、人文关怀、延伸服务等措施,进一步提升医疗服务质量,进一步改善患者就医感受,进一步减轻病人费用负担。推进计生工作转型发展抓好单独两孩政策实施。进一步搞好政策宣传引导,全面推行网上申请与审批,简化审批流程,缩短办结时限。抓好政策解释和政策培训,统一政策口径,确保政策执行不出偏差。优化计生服务管理。免费孕前优生检查在城乡全面实施,目标人群覆盖率达到80%以上,推进流动人口婚育证明电子化改革和流动人口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